打开APP

Immunity:张翔团队揭示三阴性乳腺癌耐药新机制——肿瘤来源的花生四烯酸重编程中性粒细胞促进免疫抑制和治疗耐药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4-03 10:30

这项研究揭示了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通过其中携带的花生四烯酸重编程中性粒细胞,从而促进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抑制和治疗耐药。

贝勒医学院张翔团队在 Immunity 期刊发表了题为:Tumor-derived arachidonic acid reprograms neutrophils to promote immune suppression and therapy resistance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一种癌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介导的癌症耐药新机制——肿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通过其携带的花生四烯酸重编程中性粒细胞,从而促进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抑制和治疗耐药。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在抗 PD-1 疗法和化疗治疗后存活下来,会积累中性脂质。而干扰癌细胞中脂滴的形成可逆转耐药性并减轻免疫抑制微环境。单细胞 RNA 测序揭示了一部分中性粒细胞表现出与相邻肿瘤细胞相似的脂质丰富表型。

从机制上来说,肿瘤来源的携带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等脂质的细胞外囊泡(EV)介导了中性粒细胞的重编程。

阻断饮食中的 ω-6 脂肪酸的摄入或抑制花生四烯酸合成的脂肪酸延长反应,可恢复抗肿瘤免疫,并使耐药肿瘤重新对抗 PD-1 疗法和化疗敏感。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在人类患者中,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通路与中性粒细胞富集相关。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CB)和化疗耐药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表现出脂质积累增加;

脂质积累与花生四烯酸(AA)合成增加有关。

癌细胞来源的花生四烯酸使肿瘤中性粒细胞使更具免疫抑制性;

重编程的中性粒细胞通过增加前列腺素 E2(PGE2)和 PD-L1 来抑制 CD8+ T 细胞。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通过其中携带的花生四烯酸重编程中性粒细胞,从而促进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抑制和治疗耐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